也许在理想汽车眼里,它们的车主,处在智力缺(2)
【作者】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
【摘要】我们也有些惊讶地看到,当顾客到店试乘试驾理想 L9 后,有些本计划购买理想 ONE 车型的顾客,最后选择了理想 L9。 理想汽车 2020 年财报显示,该公司
我们也有些惊讶地看到,当顾客到店试乘试驾理想 L9 后,有些本计划购买理想 ONE 车型的顾客,最后选择了理想 L9。
理想汽车 2020 年财报显示,该公司 2020 年的研发费用为 11 亿元,同比下降 5.93%,占营业收入的 11.63%。作为对比,小鹏为 29.5%,蔚来是 15.3%。
同时,2020 年理想汽车的单车毛利率也是新势力三强中最高的,为 16.4%,2021 年,理想更是将这一数字提升到了 21.3%。
这样的故事,在理想汽车身上,每年都在上演。
在传统车企的 4S 店模式中,厂家会在产品换代前与经销商沟通,后者则会提前适时发布预热信息,并根据市场行情调整优惠政策,将知情权和选择权交给消费者,平缓过渡。
为什么理想汽车在换代时总会激起消费者不满呢?
问题出在理想 ONE 的前悬架下摆臂。
该量表按照智商的高低,将智力水平分为 7 个等级,多数人的智商在 80-119,占比超过 82.2%;智商低于 70 的人群,被归类为「智力缺陷」,占比 2.2%;介于这两者之间的,被视为处于「平常」与「智力缺陷」的边界,占比 6.7%。
面对车主的种种不满与不断发酵的舆论,理想汽车目前的做法是:
两个方面,一是钱,二是产能。
7 月 17 日,据央广网报道,一辆理想 L9 试驾车疑似发生空气悬挂断裂,无法继续行驶。
而理想汽车不仅变快了,可能还变坏了。
对此,理想汽车的处理方法是,为上门提出问题的用户免费更换发电机总成。尽管如此,这一事件还是对不少理想用户造成了伤害——新车刚提回来就要大修,换你你也不乐意。
对此,理想汽车张小娴第一时间进行了回应,表示该试驾车是以 90km/h 的速度冲过深度 20cm 的坑,才导致空气弹簧内部仍处于试制阶段的缓冲环破损。她还称,量产版的缓冲环的强度是试制版的 2.5 倍,面对更大的冲击也不会有问题。
此番言论第二天就被前吉利研究院院长、小米汽车技术负责人胡峥楠怒批,他还对理想汽车的开发流程和质量管理提出了质疑:
不难看出,接过「招财童子」理想 ONE 的接力棒,是理想 L8 最重要的使命。
用何小鹏的话来说,在他、李想,和李斌三人之间,2021 年过得最舒服的就是李想,但当时间迈进 2022 年,李想过得就没有这么舒服了。
▲理想汽车常州工厂
这直接导致了理想 L8 上市节奏的加快。
如此一来,压力就来到了常州工厂这边。
或许在理想汽车眼里,他们的客户就是这样一群人,离「智力缺陷」仅一步之遥。
这三款车都有着各自的「硬伤」,我们一个一个来,先说 2020 款理想 ONE。
▲理想 L8
根据理想汽车港股招股书中的产品规划,理想汽车计划在 2022 年发布一辆全尺寸 SUV(也就是理想 L9),而后将产品线一分为二,X 平台为增程式,Whale 和 Shark 平台则为纯电平台。
在李想的理念里,理想 ONE 之于理想汽车,好似 iPhone 之于苹果——价格虽高,但体验更好,是能够代表一个品牌的爆款产品。
研发费用方面,理想汽车上半年研发投入达 29.1 亿元,较去年同期增加了 148.8%,另一方面,随着销售网络的扩大,理想汽车上半年销售成本总额超过了 142 亿元,去年同期在 70 亿元左右。
理想汽车 2022 年 Q2 的净亏损为人民币 6.4 亿元,较去年同期增加了 172.2%,这一季度的亏损甚至远高于去年一年的亏损,创理想上市后新高。
最后,理想汽车不得不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,为 辆理想 ONE 免费更换了球销脱出力更高的前悬架下摆臂。
对于采用直营模式的新势力车企来说,没有了经销商作为缓冲,如何处理产品换代时与消费者产生的矛盾,成为了一个巨大的考验。在这方面,理想显然没能做好。
至于前不久才发布的理想 L9,这辆「500 万内最好的家用旗舰 SUV」的产品质量,同样令人担忧。
老车停产为新车让路,这本是理所应当的,但这事放在理想汽车上,就变了味儿。
理想汽车造了三款车,每一款都有硬伤,是因为没经验吗?背后的原因很现实——因为钱。 文章来源:《应用心理学》 网址: http://www.yyxlxzz.cn/zonghexinwen/2022/0920/588.html